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主编,由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肝外科学组共同主办的肝胆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自1993年创刊年以来,本刊一贯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办刊方针,向世界优秀医学刊物学习,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肝胆外科学术会议,受到海内外医学同道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外科学医务、教研人员的喜爱。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47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143/R
邮发代号: 26-11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1995年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4761
- 国内刊号:34-114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癌合并下腔静脉侵犯的诊断与治疗
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一旦出现下腔静脉侵犯,即意味着肿瘤已经进入晚期,随之将出现肿瘤的全身转移,因此治疗效果极差.由于较高的手术风险以及难以避免的肿瘤转移,这一类患者的治疗非常困难,常被认为是手术禁忌症[1,2].......
作者:林浩铭;许磊波;刘超 刊期: 2015- 01
-
肝血管瘤治疗选择
肝血管瘤(hepatichemangiorna)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之一,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其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cavernoushemangioma,HCH)常见.成人发病率约为0.4%~20.0%,随着影像检测手段的发展,其检出率日益增多[1,2].......
作者:李雪松;夏锋 刊期: 2015- 01
-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应用价值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世界范围内,肝癌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第10位,死亡率第4位,其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长趋势[1,2].肝癌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早期诊断多依赖于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甲胎蛋白(AFP)为应用广的肝癌诊断肿瘤标志物,然而20%左右HCC患者AFP阴性,当肿瘤直径......
作者:秦建民;顾新刚 刊期: 2015- 01
-
肝癌前体细胞snail表达与肝癌术后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CD44分子和Snail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探究CD44和Snail蛋白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52名肝癌术后患者癌及癌旁组织CD44和Snail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阳性表达125例,见于细胞膜和细胞浆,Snail蛋白阳性表达121例见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二者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D44和Snail蛋白共阳性表达89例,其......
作者:杨知时;刘阳;夏勇;沈锋 刊期: 2015- 01
-
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致下腔静脉破裂出血抢救成功一例报道
患者,男,51岁,系“腹胀一月余”入住我科,PE:胸腹壁及腰背部其血流见粗大的蜿蜒的怒张静脉,方向向上,双侧足靴区色素沉着,双下肢浮肿.2014、8、19我院MRI:布加氏综合征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肝右叶占位,肝癌;肝硬化;腹水;2014、8、19我院AFP:>1000ng/ml.明确诊断“布加氏综合征伴下腔静脉血栓;肝癌”后.......
作者:张国兵;汪名权;余永强 刊期: 2015- 01
-
ALPPS在肝脏外科的应用前景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liverpartitioningandportalveinocclusionforstagedhepatectomy,ALPPS)是一全新的手术方式,为既往因余肝体积不足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迄今全球已有超过300例的正式病例报道,大一宗来自于ALPPS国际协作组的报告(202例)[1].......
作者:王征;樊嘉;周俭 刊期: 2015- 01
-
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决策的影响
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又称为Klatskin瘤,1965年Klatskin首次描述[1],是指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段的胆管黏膜上皮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整体预后不佳,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治疗方法.术前决策的重点是判断手术能否获得R0切除以及手术的安全性.现代影像技术发展,为肿瘤的诊断及术前规划提供了重......
作者:赵义军;耿小平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中置鼻胆管引流术
- 2 术中胆道造影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附1042例报告)
- 3 激光凝固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 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内引流与 “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
- 5 原发性肝癌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肝脏功能保护的随机对照研究
- 6 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60例的临床分析
-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预防和处理
- 8 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
- 9 术中经胆囊管穿刺胆总管胆道造影的应用
- 10 免疫组化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对肝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11 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特点分析
- 12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 13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石症
- 14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术式选择合理性分析
- 15 老年人胆道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及处理
- 16 术前胰管内支架预防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漏
- 17 肝癌介入治疗的价值及选择
- 18 晚期肝癌肝移植4例临床体会
- 19 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学研究
- 20 一氧化氮、内皮素-1在内毒质所致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