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主编,由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肝外科学组共同主办的肝胆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自1993年创刊年以来,本刊一贯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办刊方针,向世界优秀医学刊物学习,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肝胆外科学术会议,受到海内外医学同道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外科学医务、教研人员的喜爱。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47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143/R

邮发代号: 26-11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1995年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4761
  • 国内刊号:34-114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5年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肝胆外科杂志2017年第1期文章
  • 急性重症胆囊炎采用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LC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采用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LC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10~2016.9急性重症胆囊炎急诊行LC术共35例.其中采用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LC治疗15例急性重症胆囊炎记为实验组,20例行常规LC术急性重症胆囊炎记为对照组.结果所有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中转开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实验......

    作者:尚志文 刊期: 2017- 01

  • 胆道术后(不包括胆囊切除术)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及降低胆道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4月和5月两个月我院收治并行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的241例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与术后感染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采用SAS9.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1例胆道手术,发生感染25例,感染率为10.37%;感染均发......

    作者:蔡文昌;杨诚;倪庆强;沈伟峰;杨甲梅 刊期: 2017- 01

  • 升高的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肝内胆管癌较差的预后有关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炎症指标与肝内胆管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0肝切除治疗的382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小P值法确定炎症指标截断值,将每个炎症指标分为高低两组.应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和复发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NLR(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2.30是ICC患者术后总体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NLR≥2.30的患者其血清癌胚......

    作者:刘建伟;刘春颖;夏勇;闫振林;李俊;沈锋 刊期: 2017- 01

  • 丝裂霉素联合碘油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疗法是目前公认的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它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有很大发展.肝癌常用的介入疗法包括血管性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以及综合性介入治疗.肝癌的介入治疗在我国已开展了约20余年,血管性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I),是目前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达到使肿......

    作者:尹向岩 刊期: 2017- 01

  • 微血管侵犯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目前手术切除和肝移植仍是治疗肝癌佳方式,但其恶性程度高,易侵犯血管引起肝内播散和隐匿性转移.肝癌的血管侵犯包括肉眼的大血管侵犯和镜下的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invasion,MVI).大血管侵犯通过现有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明确诊断;当形成肉眼癌栓后,患者几乎丧失了手术根治或移植的可能性,预后差......

    作者:张小峰;汪宇;王文超;沈锋 刊期: 2017- 01

  •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选择

    肝细胞癌目前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仍有上升,尤其在我国已成为第二大因癌症导致死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发达国家发病率高,我国绝大多数患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以及慢性肝炎后肝硬化,而且目前肝癌高风险患者的筛查并未普及,导致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其中约有10.2~14.5%的患者合并肝癌的自发破裂出血等急症才就诊[1-2],此类患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较......

    作者:裴俊;李雪松;夏锋 刊期: 2017- 01

  • 浅谈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我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1].HCC病人在确诊时大多数处于中晚期,门静脉癌栓(portalveintumorthrombus,PVTT)是此期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PVTT的发生率高达44.0~62.2%,若不给予治疗,此类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仅为2.7~4.0个月[2-3],是影响HCC患者预......

    作者:张修平;王康;钟承千;程树群 刊期: 2017- 01

  • 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合并胆管癌栓(Bileducttumorthrombi,BDTT)的发病率较低,根据文献报道,手术切除HCC中发现BDTT的比率约1.66%~2.9%[1-4],尚不包括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的胆管内微癌栓.对于HCC合并BDTT的诊断和治疗,也缺乏大宗病例报道和临床前瞻性研究,尚无指南或专家共识等诊疗规范,BCLC(Barcelona......

    作者:赵义军;耿小平 刊期: 2017- 01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其术式已在普外科实践发展多年.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牵涉脏器多,肖化道重建复杂,故PD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高.PF则是其主要及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元凶之一.在广大学者多年的外科实践中,伴随外科手术技能的提高,新术式,新人路的成熟,新型药物、规范的抗生素应用,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显著降低了P......

    作者:付强;李院江;罗林海 刊期: 2017- 01

  • 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囊腺瘤(intrahepaticbiliarycystadenoma,IBC)和囊腺癌(biliarycystadenocarcinoma,BCAC)是肝脏罕见的囊性病变,约占所有肝脏囊性占位性疾病的5%[1].IBC好发于40~50岁女性[2-3],部分患者可发展为BCAC[4],本病一般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故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就有关......

    作者:张海峰;孙岩 刊期: 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