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主编,由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肝外科学组共同主办的肝胆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自1993年创刊年以来,本刊一贯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办刊方针,向世界优秀医学刊物学习,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肝胆外科学术会议,受到海内外医学同道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外科学医务、教研人员的喜爱。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47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143/R
邮发代号: 26-11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1995年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4761
- 国内刊号:34-114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段切除术91例临床应用体会
从1990年1月至2010年6月笔者行肝段切除术9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51例,女40例,年龄20~76岁,平均47.6岁.1.2肝段切除病变左肝内胆管结石44例,原发性肝癌23例(其中2例为复发性肝癌),肝血管瘤8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囊肿4例,肝细胞腺瘤、肝平滑肌肉瘤、肝硬变大结节、肝炎性肉芽肿和肝外伤各1例.......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11- 02
-
加速康复外科在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的提出及临床成功应用,已被证明在降低病人围手术期的应激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等方面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但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目前罕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方法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1例,发现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
作者:陈中;倪家连;刘鲁岳;郑宝珍;刘晓明 刊期: 2011- 02
-
彩超引导胆囊穿刺双腔管置人引流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逐渐进入老年化.老年人患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急诊全身麻醉胆囊切除术,但其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如果能平稳度过炎症急性期再择期手术,死亡率将明显降低.我院自2008年7月~2010年7月间采用彩超引导定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双腔管置入冲洗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3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任继媛;刘志敏;刘建辉;李全福;邵青龙;郭超;钟永刚 刊期: 2011- 02
-
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附26例病例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肝外胆管结石者占10%~15%[1].随着胆道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电子十二指肠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因其微创、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术.......
作者:任雪峰;张庆;石定;高山;骆俊杰 刊期: 2011- 02
-
胆道结石患者236例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为了探讨胆道结石患者的血小板数量(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我们测定了236例胆道结石患者的血小板数量(PL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手术治疗230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及慢性肝、肾功能损伤),6例因患者家属拒绝手术而被迫保守治疗.......
作者:夏菁;徐天放 刊期: 2011- 02
-
胆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外伤性胆管损伤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泛指种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是肝外胆管的损伤,例如战伤、刀伤、爆震伤、上腹挫伤、交通事故上腹手术以及新技术应用如某些介入性治疗、肝脏移植术后等的意外损伤等.临床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因手术量巨大,绝对数不容忽视,胆道损伤多比较隐蔽,若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就胆道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讨论如下.......
作者:刘斌;朱晓红 刊期: 2011- 02
-
胆管损伤处理的几点新体会
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绝大多数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虽然胆道外科医师运用很多措施预防胆管损伤的发生,但是仍然无法避免,且有增加趋势,因此,在进行预防的同时需要对如何提高胆管损伤后的一期修复效果进行专研和探索.目前在胆管损伤处理中仍然有非常多的争议,现结合自身的处理经验和体会进行浅谈,以期能够获得共识.......
作者:黄强;刘臣海 刊期: 2011- 02
-
小儿肝肿瘤外科治疗的技术要点
肝肿瘤是小儿的主要肿瘤,其中发病率高的为肝母细胞瘤,约占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79%,其次为肝细胞癌,肝癌约占小儿癌症的1%[1];肝母细胞瘤多发于3岁以内,肝细胞癌多发于学龄期儿童,11岁为高发年龄.小儿肝肿瘤有其自身特点,包括肿瘤体积大、转移晚、多有包膜、肝功能较好、完整切除预后好等.......
作者:李龙;张金山 刊期: 2011- 02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会导致胆漏或胆管狭窄、胆管炎,甚至梗阻性黄疸,其治疗非常困难且效果不够理想,经常反复多次手术,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取代开放胆囊切除术(OC)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金标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却由开腹时代的0.1%~0.2%上升为腹腔镜时代的0.4%~0.6%.尽管腹腔镜外科医师的技能在不断提高,但胆管损伤率却始终居高......
作者:蔡小燕;牟一平 刊期: 2011- 02
-
ERCP在胆道损伤中诊断及治疗价值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而1974年首次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使得某些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1].随着内镜技术及其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ERCP以其操作相对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诊断及治疗胆道损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陈海涛;李兆申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治疗进展
- 2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 3 开腹手术与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血清HGF、TGF-β1及IL-17水平的影响
- 4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预防
- 5 增强肝癌微波热消融的疗效
- 6 胆道术后21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治疗分析
- 7 螺旋CT动脉早期扫描在肝脏实性占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8 载脂蛋白B基因与胆石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
- 9 乙肝患者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防治
- 10 HBx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 11 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方法的选择
- 12 小儿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 1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肝损伤研究进展
- 14 c-AMP/PKA信号通路在γ-氨基丁酸抑制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生长中的作用研究
- 15 小切口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石症
- 16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316例临床分析
- 17 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胆道梗阻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 18 左右肝管低位汇合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 19 经脐单孔腹腔镜肝脏手术的初步探讨
- 20 Talin-1与肝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