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主编,由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肝外科学组共同主办的肝胆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自1993年创刊年以来,本刊一贯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办刊方针,向世界优秀医学刊物学习,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肝胆外科学术会议,受到海内外医学同道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外科学医务、教研人员的喜爱。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47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143/R

邮发代号: 26-11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1995年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4761
  • 国内刊号:34-114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5年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肝胆外科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

    胆道探查置T管引流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典术式,但留置T管会给患者带来一些痛苦和不便,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因此许多外科医生在开腹胆道探查术中尝试一期缝合胆总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20年来,微创外科发展迅速,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中不断运用并迅速推广.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一期缝合胆总管,已成为微创胆道外科的一种新术式.......

    作者:牟一平;牟永华 刊期: 2009- 03

  • 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现状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突飞猛进的发展,尤以腹腔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为突出,其技术日趋成熟[1,2].以腹腔镜手术为核心内容,多种内镜综合应用的微创检查及治疗手段已经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外科学发展的趋势[3].近年来,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微创技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肝胆外科医生所接受[4].本文就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现状作一综......

    作者:曹新岭;张金辉 刊期: 2009- 03

  • 胆管结石的三镜联合治疗进展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创伤大、病人恢复慢、并发症高.近年来使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管结石已成为三种重要的微创手段,但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单用时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此,许多学者对运用三镜联合治疗胆管结石进行了广泛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松;胡青林 刊期: 2009- 03

  • 二十碳五烯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二十碳五烯酸(EP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影响.方法经EPA处理的HepG2细胞(实验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改变,流式细胞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PA在45μg/ml和60μg/ml两个浓度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在24h、48h、72h分别为36.7%和52.1%、68.1%和94.8%、94.2%和99.7%;形态学上可见......

    作者:刘敬华;林彬;曹景玉;吴力群 刊期: 2009- 03

  • 人肝癌鸡胚尿囊膜移植瘤及其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

    肝癌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高转移性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有研究表明,与其它实体瘤一样,肝癌的转移也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但由于缺乏对肝癌血管生成机理方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抗血管生成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仍然难以定论.而建立血管生成模型是进行肝癌血管生成研究和筛选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前提条件.本研究拟应用低分化、高转移特性的人肝癌细胞,在鸡胚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

    作者:班立丽;李玛琳;张慧;罗敏;杨兵兵;韩宏升;潘敏 刊期: 2009- 03

  • TNP-470对MHCC97-H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对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H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TNP-470作用于MHCC97-H细胞,应用MTT试验、体外侵袭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力的变化.建立MHCC97-H细胞人工基底膜基质凝胶体外三维细胞培养模型,观察MHCC97-H细胞能否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以及TNP-470对其影响,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孟立祥;李建生;荚卫东;许戈良;刘文斌;马金良;余继海;葛勇胜 刊期: 2009- 03

  •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1例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极为罕见,国外文献报告约100例[1],国内报告很少,经查考文献仅38例[2~35].近我们收治1例,现结合国内文献报告的病例综合如下.......

    作者:闫学强;陈孝平;张万广 刊期: 2009- 03

  • 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肝门胆管癌由于发生的位置围绕在肝门,紧邻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脏实质,容易侵犯这些区域,且多数患者由于阻塞性黄疸,易继发肝功能不全,均给手术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过去的10年,肝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在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的技能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包括PTCD、术前门静脉栓塞(PVE)和联合切除尾状叶,确保切缘的阴性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

    作者:许戈良 刊期: 2009- 03

  • 肝功能衰竭及脓毒血症决定肝切除术后死亡率

    肝功能衰竭是肝切除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的临床观察表明肝功能衰竭多伴随有脓毒血症的发生,肝功能衰竭加剧了细菌移位,而脓毒血症又进一步加重了肝功能衰竭,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作者希望能够对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并导致患者死亡作出早期判断,并了解脓毒血症是否是术后肝功能衰竭至手术死亡的中间环节.为此作者收集了都灵和罗马两个医学中心的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病例进行研究,血管栓塞所......

    作者:刘念;耿小平 刊期: 2009- 03

  • 11年手术治疗巨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单中心经验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肝脏恶性肿瘤,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化疗、介入和手术.巨块型ICC因早期诊断困难、手术风险大,故目前的手术切除率较低.作者对1995.1~2005.12的107例巨块型ICC病例进行了分析,重点对67例手术治疗病例展开研究并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患者术后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的影响.67例剖腹探查病例中45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其余22例因发生远处转移或肿瘤体积过大无法......

    作者:刘念;耿小平 刊期: 2009- 03